一年一度的夏收時節即將到來,往年夏收后田間壟道上散落著大量小麥、玉米秸稈,由于國家不再允許焚燒,很多人把秸稈當廢物扔在那里了,卻不知道這寶貝兒的妙用所在。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下夏收后如何使回收的秸稈變廢為寶,為我們帶來實際價值。
一、秸稈還田
農作物秸稈還田是補充和平衡土壤養分,改良土壤的有效方法,是高產田建設的基本措施之一,秸稈還田后,平均每畝增產幅度在10%以上。
秸稈還田方法包括:
1、秸稈覆蓋或粉碎直接還田,粉碎后的秸稈均勻鋪設在田地表層,對下季作物的種植可以有效起到保水保濕作用,促進作物生長;
2、利用高溫
發酵原理,對粉碎后的秸稈添加
秸稈發酵劑進行秸稈堆漚發酵后還田;
3、秸稈養畜,利用粉碎后的秸稈添加到動物飼料內作為動物食物,過腹還田;
4、利用催腐劑快速腐熟秸稈還田,在秸稈中添加一定量的生物菌劑及適量的氮肥和水,再經高溫堆漚,可使秸稈腐熟時間提早15~20天。
二、秸稈飼料
秸稈富含纖維素、木質素、半纖維素等非淀粉類大分子物質。作為粗飼料營養價值低,必須對其進行加工處理。使經處理后適口性和營養價值都大大改善,但仍不能為單胃動物所利用,需配合其它營養飼料飼喂。
秸稈飼料的主要加工技術:
1、直接粉碎飼喂技術
這種應用方式,必須嚴格遵守秸稈和動物飼料的配比,秸稈放的少了不能達到利用的最大化,放的多了又會影響牲畜的消化,不利于成長;
2、青儲飼料機械化技術
青儲法是應用較早的一種處理秸稈的方式,將秸稈粉碎后放入發酵池或田地間挖好的溝壑內,在用水充分淋濕后用塑料薄膜覆蓋,使其秸稈發酵堆內持續升溫,來達到自然發酵的效果;
3、秸稈微
生物發酵技術
該
發酵技術是在青儲法處理秸稈的基礎上泛生出來的,在粉碎后的秸稈堆內均勻加入
秸稈發酵劑,然后再覆蓋薄膜,這樣可以使青儲法發酵秸稈的效率從2-3個月縮減到15天左右,大大提高了發酵效率,增加了單位時間內秸稈的處理能力。
秸稈微生物發酵具體實施步驟
秸稈中加入人元秸稈發酵劑
菌種后,使秸稈中分解纖維素的菌數大幅度提高。在適宜溫度、濕度和密閉的厭氧條件下,秸稈中的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大量降解,產生糖類,繼而又被轉化成乳酸和揮發性脂肪酸,使pH值下降到4.5—5.0,抑制有害菌和腐敗菌的繁殖。經微貯后,秸稈轉化成優質粗飼料,不但提高了飼用價值,而且不容易發生腐敗,可以長期貯存飼喂。
4、秸稈高效生化蛋白全價飼料技術,將氧化鈣44,氯化鈉38,碳酸氫鈉9,尿素5,白糖3.5,微量元素0.5混合拌勻,制成轉化劑。秸稈用粉碎機粉碎成小于1.5毫米的粉末,備用。取1千克轉化劑溶于250千克水中,拌勻,然后加入100千克秸稈粉中拌勻。將混合料裝入塑料袋(桶)、水泥池等容器中,密封不漏氣,在常溫下靜置,厭氧發酵7~15天即成秸稈高效生化蛋白全價飼料。最好將本品曬干后加工成顆粒飼料更加方便。
5、秸稈氨化技術
常用的處理方法有堆垛法、窖氨化法、塑料袋氨化法和爐氨化法等,它們共同的技術要點是:將秸稈飼料切成2—3厘米長的小段(堆垛法除外),以密閉的塑料薄膜或氨化窖等為容器,以液氨、氨水、尿素、碳酸氫銨中的任何一種氮化合物為氮源,使用占風干秸稈飼料重2—3%的氨,使秸稈的含水量達到20—30%,在外界溫度為20—30℃的條件下處理7—14天,外界溫度為0—10℃時處理28—56天,外界溫度為10—20℃時處理14—28天,30℃以上時處理5—7天,使秸稈飼料變軟變香。此法加工調制的秸稈飼料適口性和營養價值顯著提高,特別是粗蛋白質的含量有所增加。
三、秸稈能源
農作物秸稈能源轉化的主要方式是秸稈氣化。除秸稈氣化以外,還可以用來加工壓塊燃料、制取煤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