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飼料包括玉米、高粱、蘆葦、棉花、小麥等秸稈粉碎加工而成的纖維飼料,是反芻動物的主要飼料。
秸稈采用適當的加工方法,可以提高其營養價值,改善其適口性。目前常用的制作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學方法、生物方法,簡單來 說一下三種方法。
1、物理方法:
將收獲后的秸稈及時曬干,以免發生霉變。把曬干的秸稈切短即可。一般粗硬的秸稈,比如說高粱稈、玉米稈,要切的短一些,最 好不要超過1厘米。細、軟一些的秸稈,比如說麥稈、稻草等等,可以切得長一些,一般在3厘米左右。
2、化學方法:
來說一下化學中的堿化處理,堿化作用是通過堿類物質打斷木質素與半纖維素之間的酯鍵,把鑲嵌在木質素-半纖維素復合物中的纖 維素釋放出來,同時,堿類物質還能溶解半纖維素,也有利于反芻動物對飼料的消化,提高粗飼料的消化率。堿化處理所用原料, 主要是氫氧化鈉和石灰水。
3、生物處理法
以制作1000千克秸稈粉為例。把
秸稈發酵劑活化,就是把
秸稈發酵劑加入到1000克30℃的溫水中,然后再加入500克的紅糖,攪拌均 勻,等到充分溶解以后,放3到5天左右,
菌種的活化就基本完成了,這里我們要注意,活化好的菌種應該密封保存。然后把活化好 的菌劑用1:300左右的水稀釋以后備用。
其中化學方法是目前國內外研究的重點,也是秸桿飼料化的重要發展方向,因為通過這種途徑可以將秸桿轉化為高蛋白、高營養價 值的飼料甚至食品,可以利用豐富的秸桿資源解決動物飼料和人類糧食問題。利用酸堿等化學物質對劣質粗飼料——秸稈飼料進行 處理,降低纖維素和木質素中部分營養物質,以提高其飼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