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雞糞在
發酵過程中產生高溫,很容易造成氮素流失。因此,在發酵過程中添加水和添加5%過磷酸鈣將使肥料更有效。
雞糞發酵有機肥的方法既可將雞糞放入雞糞槽氣泡脫膠中,也可進行表面密封土樁脫膠。成熟后,雞糞成為種植農作物的優質基肥,或常用作全年果樹種植的基肥。
充分發酵后的糞便能改善動物免疫系統的功能,提高動物的抗體水平,產生干擾素和免疫球蛋白,激活巨噬細胞的活性,對消化道、呼吸道、細菌和病毒有一定的影響。
雞糞便發酵制作有機肥的過程:
發酵糞便過程可逆轉蛋白質的有害轉化,減少糞便中的氨氣,從而提高營養物質的利用率,降低糞便中氨、磷的含量,減少水體富營養化,保證動物身體和環境的良性互動、動態平衡和可持續健康發展。
雞糞中的主要物質是有機質,施用雞糞增加了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有機質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特性,提高土壤的成熟性和肥力。我國農村的"地靠糞養,苗靠糞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雞糞對土壤改良的作用。
施用雞糞肥料不僅增加了大量的有機膠體,而且借助微生物將許多有機化合物分解轉化為有機膠體。
這大大增加了土壤的吸附面,產生了大量的黏結材料,使土壤顆粒形成穩定的骨料結構,提高了土壤的保水、保肥和透氣性,并提高了調節土壤溫度的能力。
雞糞發酵有機肥的操作方法:
雞糞長條狀撒在地上,按雞糞重量的35%澆水,每噸雞糞加入4公斤有益菌液。應先加入米糠或麥麩稀釋,再加入15公斤過磷酸鈣除臭,加入100公斤泥炭或泥炭。然后將堆肥倒入兩到三次,把堆肥堆成一個長約1米、寬2米的矩形材料堆,并在堆頂打孔通風。
最后,肥料堆被長方形塑料布覆蓋。塑料布與地面接觸,每隔一米就壓下一個重物,這樣薄膜就可以通風,也可以被強風吹走。
在夏秋季節早晚(1-2小時)要揭膜通風一次,天氣好時,可在第一天晚上揭膜,第二天早上覆蓋,經過4天和6天的發酵后,堆疊溫度可上升到50-65℃。
如果是新鮮雞糞,先在地上撒一層稻草粉,再用稻殼、草粉、花生殼粉和泥炭代替,然后把濕雞糞撒在上面,按堆重灑0.1%尿素,每噸撒20公斤過磷酸鈣,再把4公斤雞糞與小麥或稻殼混合。
雞糞發酵過程中將堆肥翻倒兩遍,堆成寬1.5~2米、高1米左右、長度不限的堆,并用棍在堆內打通氣孔,蓋上塑料布保溫、保濕、保肥,應特別注意通風換氣,堆漚10天后可翻堆一次,堆漚20天即能熟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