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糞制成有機肥料前必須經過
發酵處理,如果不使用
發酵劑,
雞糞發酵則需要腐熟20天,并且無味、無氣味、無害,堆肥是軟的黃褐色,堆中有灰白色的菌絲體,有機物約為45%。
操作:將干燥的雞糞長條地鋪在地面上,按雞糞重量的35%灑水,每噸雞糞撒10千克旺農菌液,先加米糠或麥麩稀釋,再加磷酸鈣除臭劑15公斤,加草粉或泥炭100-150公斤。
然后將堆肥翻轉兩到三遍,然后將其堆成一個矩形的材料堆,高度大約為1米,寬度為2米,并在堆的頂部通風。
最后,用矩形塑料布覆蓋肥料堆,使塑料布與地面接觸,并在1米的距離上壓重物,這樣不僅可以使膜通風,還可以防止膜被風吹走。
夏季、在秋季和冬季,應揭下薄膜并通風一次(1至2小時),天氣晴朗時,可以在前一天的晚上將其剝離,并在早上將其覆蓋。堆疊4至6天后,堆疊溫度可升至50°C至65°C。
如果是新鮮的雞糞,則應先在地面上鋪一層稻草粉,也可以用米糠、草粉、花生殼粉、泥炭炭代替,再在上面撒上濕的雞糞,再撒上尿素重量的0.1%,每噸重量撒上約20公斤的過磷酸鈣,然后將10公斤的好旺農用真菌溶液與米糠或米糠混合。
在發酵過程中,將堆肥翻轉兩次,堆成1.5?2米寬的堆、約1米高、用棍子在樁中打開無限長的樁。用塑料布覆蓋以使其保暖,應特別注意通風,然后可以在10天后翻轉一次,接著可以在20天后徹底煮熟。
步驟1:混合發酵劑。1.5噸干雞糞(約2.5-3.5噸新鮮雞糞)加1公斤雞糞發酵劑,每公斤平均添加5-10公斤米糠或玉米、麩皮首先,將其均勻地撒入準備好的雞糞中以獲得最佳效果。
步驟2:調整碳氮比。
發酵雞糞的碳氮比應保持在25-30:1,pH值應調整為6-8(ph),由于雞糞中的碳氮比很高,因此在發酵過程中應添加一些秸稈、秸稈、蘑菇殘留物等待發酵。
步驟3:調整雞糞中的水分。在發酵有機肥料的過程中,水分含量是否合適非常重要,它不應太高或太低,它應保持在60%至65%。
判斷方法:用手緊緊握住材料,手指上看到水印,但不滴水。建議地板散開。步驟4:建立雞糞。制作雞糞發酵堆時,太小或太短都會影響發酵,通常高度約1.5米,寬度約2米,長度2至4米或更長為佳。
步驟5:混合均勻并充氣。雞糞有機肥
生物發酵劑是一種耗氧微生物,因此有必要在發酵過程中增加供氧措施,并充分混合。
步驟6:發酵完成。通常,雞糞積累48小時后,溫度將上升至50-60℃,第三天溫度可達到65℃以上,在此高溫下將翻覆一次。通常它在發酵過程中會發生2至3次,高于70℃的溫度,可以通過翻轉2至3次來完成發酵。正常發酵可以在大約一周內完成,這可以使材料完全除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