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
發酵豬糞成為"有機肥料",最常見的是農村的土方法,豬糞堆在一起"自然發酵",但這種方式對環境的污染是最嚴重的,而現在國家對農村環境保護的關注,雖然省時省錢,但不提倡。下面,小編介紹了一種利用
豬糞發酵生產有機肥的較簡單、實用的詳細工藝。
發酵時需要加各種輔料,用來吸收鮮豬糞中的水分,過多的水分不利于微
生物發酵,輔料選擇多種多樣一般選擇:草灰碳、鋸末、秸稈、等等。添加的比例約:70%的雞糞,30%的輔料就可以了,營養成分根據當地情況調配。如果是用于果樹肥料,動物飼料的,須添加有機肥
發酵劑。
2、按比例配制發酵原料,即要使用的發酵原料;
3、將0.25kg的豬糞發酵劑倒入水中稀釋攪拌均勻,稀釋水用于井水或河水,這種水中微生物較多,攪拌10 min,攪拌30 min;
4、用攪拌機:先將豬糞混合攪拌2分鐘后,倒入
有機肥發酵劑稀釋液攪拌6分鐘;攪拌均勻,直到沒有團塊,然后再將攪拌好的少量發酵原料倒入剩余發酵原料中攪拌均勻,直到沒有團塊;在原料中加入發酵菌,混合均勻,堆成約1米、寬不超過1.5-2米,長度不限的堆。
水分控制在40%左右(注意:視發酵原料干濕程度增減稀釋用水水量,稀釋的
有機肥發酵菌劑用水應是發酵原料的35%-40%左右,拌成以手握成團,指縫見水但不滴水珠,松手即散為好。豬糞有機肥的發酵時間夏季為14天21天。
發酵豬糞有機肥過程中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法
1、物料結塊:分批發酵原料有很大一部分,結構不一致。
可能的原因和解決辦法:
(1)原料混合不均勻或者翻堆不足:改進最初的混合方法。
(2)氣流不均勻或者環繞不足:分揀或者粉碎堆肥,改進空氣分布。
(3)原材料含有大塊的和不可降解或者降解很慢的材料:分揀堆肥,粉碎、整理原材料。
(4)堆肥過程尚未結束:延長發酵時間或改善發酵條件。
2、緩慢加熱:反應堆不加熱或升溫緩慢。
可能的原因和解決辦法:
主要結果如下:(1)原料過濕:根據原料配比,加入干料,攪拌發酵。
(2)原料太干:根據濕度將水分保持在45%≤55%,加水或潤濕物料。
(3)氮源不足:加入含氮量高的硫酸銨,使碳氮比保持在20:1。
(4)堆體太小或天氣太冷:堆高樁身,添加玉米秸稈等易降解物質。
(5)pH過低:當pH值小于5.5時,可加入石灰或木灰均勻攪拌,以調節發酵反應器的酸度和堿度。
3、有怪味:臭雞蛋或腐敗的氣味經常從堆里冒出來。
可能的原因和解決辦法:
主要結果如下:(1)氨含量過高(C≤N<20):采用生物除臭劑進行消毒除臭,添加秸稈、花生皮、稻殼等高碳物質。
(2)pH值過高:加入酸性物質(磷酸鈣)以降低pH值,避免使用堿性成分(石灰)。
(3)通風不均勻或氣流不佳:重新混合物料并改變配方。
(4)物料堆放太密:將堆體混合,并根據物料密度適當地加入大顆粒。
(5)厭氧環境:定期翻轉反應器以增加反應器中的氧含量。
最后,知情人士還表示,豬糞發酵后還必須與豬糞中的土壤混合,這主要是為了防止豬糞的連續發酵和危害作物,同時也可以節省豬糞有機肥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