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糞是最常用的一種有機肥原料,以羊糞為主料,以秸稈、雜草、樹葉、谷糠 等農副產品加工廢棄物如酒糟、鋸末等為輔料;
發酵羊糞有機肥方法主要是以高溫發酵無害化處理,或者以有機肥
發酵劑為主的微生物處理法。那么,
羊糞有機肥發酵流程與羊糞有機肥發酵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呢?一起來學習下。
一、羊糞有機肥發酵流程
(1)準備物料:
先將1~1.5噸枯枝落葉粉碎,新鮮羊糞約2.5~3.5噸,配合使用1公斤人元
有機肥發酵劑。先將微生物有機肥發酵劑以1:5~10的比例與米糠(或玉米粉、麥麩)混勻備用。
(2)調整碳氮比C/N
發酵有機肥的物料C/N(碳/氮)應保持在25~30:1,因落葉、枯草的C/N比例不均衡,所以,1噸的枯草落葉要加1公斤的尿素進行調整。
(3)控制水分
粉碎后的枯枝落葉的水分含量要控制在60%~65%。水分判斷:手緊抓一把物料,指縫見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為宜。水少發酵慢,水多通氣差,會因為缺氧而腐敗產生臭味。
(4)建堆處理
將備好的物料邊撒菌邊建堆,堆高與體積不能太矮太小,要求:堆高1.5米,寬2米,長度2~4米或更長。
(5)溫度要求
啟動溫度在15℃以上較好(四季可作業,不受季節影響,冬天盡量在室內或大棚內發酵),發酵升溫控制在60℃~65℃之間為宜。
(6)翻倒供氧
有機肥發酵劑是需要好(耗)氧發酵,在操作過程中故應加大供氧措施,做到拌勻、勤翻、通氣為宜。
(7)發酵完成
一般在物料堆積2~3天后,溫度升至50℃~60℃,第三天可達65℃以上,在此高溫下要翻倒一次,一般情況下,發酵過程中會出現兩次65℃以上的高溫,翻倒兩次即可完成發酵,正常一周內可發酵完成。物料呈黑褐色,溫度開始降至常溫,表明發酵完成。枯枝落葉經有RW機肥發酵劑發酵后,能起到徹底脫臭、腐熟、殺蟲、滅菌的作用,發酵出的有機肥,富含多種農作物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具有無毒無害、提高產量、改善品質、抗病促長、培肥地力、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作用,是生產綠色食品,發展生態農業的理想肥料。
二、羊糞有機肥發酵過程中注意事項
羊糞有機肥發酵過程中出現問題不要著急,首先要找出問題的原因,然后根據問題原因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并盡快解決。如果無法分析出問題原因,不可盲目處理,建議咨詢專業人士或服務廠家,根據指導進行處理。
(1)確保發酵臺底部通風供氧;
(2)堆好的糞堆加蓋覆蓋物,以免風干表面的堆肥不能徹底發酵;
(3)羊糞有機肥堆肥發酵的堆體高0.8—1.5米,堆寬1.5-2.0米為宜長度可依羊糞堆肥數量而定,堆肥的體積太小(如不足600公斤或用盆、桶之類的發酵)不利升溫發酵和徹底腐熟。
(4)發酵劑的加入量一般都比較小,通常都要增量(一般固體菌通過增加米糠等來實現),目的是使
菌種在發酵物料中均勻,保證物料的發酵充分。
(5)若需制成生物有機肥料可以加入“生物有機肥功能菌”進行二次腐熟,以過到國家標準的含量。
(6)若羊糞堆肥時間太久或秸稈太多,發酵時需加入新鮮糞便進行碳氮比與養分調節;
(7)自然發酵過的堆肥需經過相應調節才可進行二次發酵;
(8)在夏季畜禽糞便含水量較高時,秸稈粉的添加量較大,其氮、磷、鉀的含量略低,據筆者的經驗一般都能≥4%,但有機質含量增加,自制商品有機肥不需要刻意追求這個指標,施用時稍加注意既可。
(9)調節發酵物料水分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含水量控制在50-60%之間,若含水量高加鋸末或秸桿粉,含水量低加水,根據經驗當手握成團,觸之即散的狀態時,是含水量適宜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