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蚜蟲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膩蟲,也叫油蟲、蜜蟲,各地叫法不一樣,是小麥的主要害蟲之一。伴隨小麥的整個生長過程,可對小麥進行刺吸危害,影響小麥光合作用及營養吸收、傳導。
這幾年農戶種植小麥普遍播種量大,小麥分蘗后特別稠,農戶在噴施農藥時,藥液很難直接噴灑到小麥的下部,導致部分蚜蟲很難殺滅,一旦噴施農藥無法殺死蚜蟲,其下一代的抗藥性將會逐步加強,給后期防治帶來更多困難。
偏施氮肥造成小麥旺長現象比較嚴重,這樣的施肥現象也會造成蚜蟲的多發。
隨著國家逐漸加大生態文明建設,物理防治蚜蟲和生物防治蚜蟲成為未來小麥種植中蚜蟲的主要防治手段。
1、物理防治蚜蟲辦法
(1)黃板誘殺:利用蚜蟲對黃色有正趨性的特點,用廢舊的紙盒(箱)或三夾板制成合適大小的板塊,涂抹成黃色晾干后,涂上機油與少量黃油混合調成的黏稠狀油膏(注意要每隔7天左右重新涂抹1次),懸掛于果樹中上部分的樹梢上或者立柱于行問,一般每隔5~8米放一塊黃板。在7月和11月蚜蟲的有翅蚜發生盛期能誘到大量的蚜蟲,從而減少其交配率,抑制后代的蟲口基數,同時還可根據誘殺的有翅蚜的數量,預報蚜蟲的遷飛期,為翌年準時防治和果樹的豐產奠定基礎。
(2)薄膜避蚜:利用蚜蟲對銀灰色有負趨性的特點,用鋁箔或銀色反光塑料薄膜避蚜。此法可應用于大量繁殖果樹苗時的大棚或大田中,在畦問張設鋁箔或銀灰色反光塑料薄膜,拒蚜效果顯著。能很好地預防蚜蟲早期傳播的病毒病。
(3)少量發生時,可人工抹殺,避免其大量繁殖,既經濟又方便、快捷。
2、生物防治蚜蟲辦法
保護和利用蚜蟲的天敵,如:麗草蛉、中華草蛉、大草蛉、黑帶食蚜蠅、狹帶食蚜蠅、細腹食蚜蠅,、七星瓢蟲、異色瓢蟲、黃斑盤瓢蟲、龜紋瓢蟲、蚜繭蜂、蚜霉菌等。
3、微生物防治蚜蟲辦法
蚜必凈固體真菌1袋兌20公斤水,取內包裝在水中揉搓/浸泡,將孢子釋放出來,直至浸出液澄清為止,于傍晚噴霧,濕度75%以上,效果更佳。該方法是目前最新殺滅蚜蟲方法,殺蟲原理是噴施蚜必凈后,殺蟲真菌,在蚜蟲身上定植后,菌絲萌發寄生蚜蟲體內,殺死蚜蟲。
4、農業防治蚜蟲辦法
(1)不同的植物品種對蚜蟲的抗性不同,因此可選用優質、豐產、抗病性強的果樹品種。
(2)秋季增施磷、鉀肥,少施氮肥,增強翌年果樹的抗病蟲的能力。
(3)果實收獲后,及時處理殘株敗葉,鏟除雜草和其它灌木,減少越冬蚜蟲的寄主植物,給越冬的蚜蟲創造不利的環境。
(4)冬春季結合整治枝、干,涂白之際,刮除樹縫、樹洞、傷口處的蚜蟲,降低蟲源。
(5)結合果樹撫育。果園管理,剪除蟲葉、蟲枝,并徹底銷毀。絕不要亂扔亂拋,防止其蔓延擴散。